ISO10012认证一站服务可报销,博慧达ISO9000认证有限公司(台州分公司)为您提供ISO10012认证一站服务可报销产品案例,联系人:宋经理,电话:17768165506、17768165506,QQ:2158148601,发货地:光明新区公明街道风景北路鑫安文化大厦。 " />
ISO14000认证合规性承诺的一部分,组织应当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定期评价对适用于环境因素的法律法规要求的符合。组织应当记录评价结果。
ISO14000认证合规性评价可针对多项或单项法律法规要求。评价合规性的方法很多,如通过下述过程:
1、审核。
2、ISO14000认证文件和(或)记录评审。
3、对设施的检查。
4、面谈。
5、对项目或工作的评审。
6、常规抽样分析或试验结果,验证取样或试验。
7、设施巡视和(或)直接观察。
ISO9001认证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和分析 现状调查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内容包括: 1.体系情况分析。即分析本组织的质量体系情况,以便根据所处的质量体系情况选择质量体系要素的要求。 2.产品特点分析。即分析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使用对象、产品特性等,以确定要素的采用程度。 3.组织结构分析。组织的管理机构设置是否适应质量体系的需要。应建立与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并确立各机构间隶属关系、联系方法。 4.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能否适应质量体系的有关要求。 5.技术、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组成、结构及水平状况的分析。 6.管理基础工作情况分析。即标准化、计量、质量责任制、质量教育和质量信息等工作的分析。 对以上内容可采取与标准中规定的质量体系要素要求进行对比性分析。 (五)调整组织结构,配备资源 因为在一个组织中除质量管理外,还有其他各种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由于历史沿革多数并不是按质量形成客观规律来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的,所以在完成落实质量体系要素并展开成对应的质量活动以后,必须将活动中相应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分配到各职能部门。一方面是客观展开的质量活动,一方面是人为的现有的职能部门,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一般地讲,一个质量职能部门可以负责或参与多个质量活动,但不要让一项质量活动由多个职能部门来负责。 目前我国企业现有职能部门对质量管理活动所承担的职责、所起的作用普遍不够理想总的来说应该加强。 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必须涉及相应的硬件、软件和人员配备,根据需要应进行适当的调配和充实。
QC080000认证标准生产过程控制要求
QC080000认证标准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1- QC080000认证标准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要求
组织应该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
a) 可获得成文信息,以规定以下内容:
1) 拟生产的产品或进行的活动的HSF 特性;
2) 针对存在HS 污染或掺杂HS 可能性的过程的措施;
b) 规定材料和技术的使用,过程运行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c) 在适当阶段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以验证是否符合过程的控制准则以及输出或产品的HSF 接收准则;
d) 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引入HSF 风险的人为错误。
2- QC080000认证标准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组织应在产品提供的整个过程中按照监视和测量的要求来识别输出的HSF 状态。
组织应按照法律法规、顾客或组织自己在HS 控制方面的要求标识产品。
组织应在必要时控制输出的 性标识,并应保留所需的成文信息以实现可追溯性。
对包含任何HS 的过程应予以 标识并控制,以HSF 产品受到HS 污染。
3- QC080000认证标准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要求
组织应确保来源于外部供方(包括顾客指定的外部供方)的材料和元器件在使用前其HSF 符合
性已得到验证。
当发现该财产的HSF 特性不合格时,组织应向顾客或外部供方报告此事并保留相关成文信息。
4- QC080000认证标准防护要求
组织应对输出和产品进行防护,以确保对相应要求的HSF 符合性,包括:
a) 组织应保护产品的HSF 特性;
b) 组织应确保用于规定产品的HSF 符合性的任何标签和标识的完整性;
c) HSF 合格的和不合格的材料、元器件和产品应按已规定的过程予以隔离、明确标识和处理;
d) 正确地放行中间输出或产品用于HSF 生产;
e) 与HSF 不合格产品的存储和使用相关的成文信息应予以保留。
需要特别注意QC080000认证标准更改控制要求
组织应对可能改变产品HSF 特性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必要时)和控制,以确保对HSF 要求的持续符合性。
当适用的法律法规和顾客有要求时,应在实施更改前向顾客报告更改并得到顾客的批准。
评审、验证和批准更改的结果应作为成文信息予以保留,同时还应包括授权进行更改的人员以及根据评审所采取的必要措施。
部分必备基础:现代管理与一线行动
1.1跨国汽车500强制造巨头内部密训——东西方迥异的工程思维习惯
1.2现代制造业工程师必察——什么是流程?
1.3现代制造业工程师必察——什么是“抓手”?
1.4测试检测实验室一线管理:流程中的流程——瓶颈管理
1.5企业非财务成本TheNoFinancialCost
1.6制造业“铁三角”Pick-Any-Two
1.7实验室测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案例”杂谈
第二部分认识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标准
2.1ISO10012发展的背景
2.2ISO10012与ISO9000和ISO17025以及CMA的关系
2.3计量、测量、认证、认可、测量不确定度、合格评定等的基本概念
2.4ISO10012:2003测量管理体系标准讲解
2.5(工业)万有控制系统
2.6现代品质(质量)十大要素
第三部分ISO10012测量体系建立与实施行动
3.1ISO10012标准条款详解与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过程和测量过程的设计、确认、监控的要求;
3.2 有关计量法律、法规;
3.3ISO10012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文件的编写;
3.4计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编制方法案例
3.5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准备、实施、和改进
第四部分ISO10012测量体系深化与夯实
4.1测量管理体系的内审和管理评审;
4.2制造业一线活跃的隐形杀手——文件
4.3执行技巧和报告
第五部分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追求的目标、措施及审核要点
5.1测量管理体系运行关注要点
5.2测量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及异常发生的控制措施
5.3ISO10012内审员要求及审核注意事项
5.4测量管理体系建立的目标及意义
第六部分互动研讨与考试